中國傳統文化認為:「天有三寶日月星,人有三寶精氣神」。根據中醫理論,圍繞生命的「精、氣、神」三寶,形成多層護衛著生命的保護屏障,抵抗疾病與邪氣的侵擾,這就是中國傳統的養生(長生)之道。
中國傳統養生有藥補,食補,氣補,神補。而且認為,「藥補不如食補,食補不如氣補,氣補不如神補」。
通常,大家能接觸和運用的多是藥補和食補,頤養精力,氣補就不常見了。如果能知道和運用神補的,那簡直是罕見了。
何謂精氣神三寶?
「精」是人體精微的、維持生命活力的一種基本物質,不僅是血液與「腎精」,還包括人體吃進去的糧食、水等—— 「水谷精微」近似於精的物質。
「氣」也叫「元氣」,是生命的本原,是人身的能量之源。氣分佈於整個身體的場中,不僅僅侷限於身軀。人生命的真氣精華在人體的丹田部位。所以,中國傳統養生比較傾向於要求氣沉丹田。
「神」,包括人的精神意識、知覺行動等外在生命活動表現,主要通過眼神、面色、表情、動作、語言等等表現出來。中醫古籍《黃帝內經》中說「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」,得神就是精神飽滿,神采奕奕;失神,或無神,是病情深重,精氣不足,或血脈虛弱,正氣不足等。
在人的精神意識或靈性生命裡,大家熟悉的名詞裡有三魂七魄等,中國傳統文化概括稱之為「神」,「元神」。「元神」反應生命的本性,他是神聖、純真、善良的。人有道德感、有善良的心就是因為人有「元神」的存在。
神的表現與心理狀態有關,心胸寬廣、精神愉快、無憂無慮,容易有得神的特徵,而貪婪妒忌、憂慮猜疑、爭名奪利、生氣發怒的人,容易有失神的表現。
精氣神的相互關係
生命三寶不僅代表生命的成分,也顯示其層次的高低;「精」是有形的,「氣」與「神」是無形的(眼睛看不到);其中,「神」的層次最高,組成粒子最小,能量最大,是人真正的主宰,也叫做「元神」,大體上是人們常說的「靈魂」。
精與氣又互相依存,精能化氣,氣能生精。「精」、「氣」、「神」三寶中,「養神」尤其重要。養神的要旨是「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,精神內守」;也就是說,要清心寡慾、看淡名利,不受外物誘惑。
這樣才能養護先天真「氣」,使「精」與「神」緊密結合,達到真正保養「精」、「氣」、「神」的養生最高目標–長生,也就是說重視人的心性及身體修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