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世治国之方:唐太宗正本清源,行大信于天下

贞观初年,太宗初当皇帝,有人给太宗上了一道奏本:“请求皇帝废除身边的奸邪大臣。”不过,谁是奸邪大臣呢?这倒给太宗出了一道难题!

太宗于是召见此人问道:“朕的大臣,都是贤人,那么,谁是奸邪的人呢?”那人想出了一个妙计:“臣在民间,不能确切知道奸邪的人是谁。不过,可以请陛下假装发怒去试验群臣,如果能不畏惧陛下盛怒,直言进谏的,就是正直的臣子;如果会顺着陛下喜怒,迎合心意的,就是奸邪的臣子。”

没想到,太宗却断然拒绝,说道:“流水的清与浊,决定于水源,君主是政令的发出者,好比水的源头,群臣百姓好比是流水。君主带头伪诈而要求臣下行为忠直,就好比水源混浊,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,是不合乎道理的。朕想使大信行于天下,不想以做假欺骗之道教化民众。你的方法即使很灵验,朕仍然不能采纳。”

唐太宗是个好皇帝,也难免有时违背自己“以诚信待物”的诺言。但他有个最大的优点,就是能接受别人的劝告,归正自己,最终能够行大信于天下,迎来“贞观之治”。

有一次征兵,太宗规定虽不满十八岁的,但只要十六岁以上体格健壮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(不符合唐朝规定)。魏徵坚决反对,拒绝在诏书上签字(唐太宗规定,他的命令没有分管大臣的签字就没有法律效力)。连催几次,魏徵都不理,太宗大怒,急召魏徵,说:“十六岁以上身强力壮者,可能是奸民谎报年龄以逃避兵役,就是征发他们又能怎么样?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己见呢?”

魏徵严肃地说:“陛下将青壮男子都征来当兵,他们的田地谁来耕种?国家的赋税谁来承担呢?”“况且,陛下说要以诚信治理天下,而今您即位不久,但已经失信多次了!”

太宗一听,非常惊讶地问:“我哪里有失信的事情?”魏徵侃侃而谈,一下列举了唐太宗好几件失信于民的事情,比如说今天出台一个政策说免赋税,明天又下令征收。魏徵又说:“您先不能以诚信待人,所以才怀疑百姓诈欺。”

太宗听后恍然大悟,非常高兴地说:“如果国家的号令不讲信用,百姓就会无所适从,天下怎么可能安定!我的错误真大啊。”结果不仅采纳了魏徵的建议,还重重奖赏了他。

后人评价唐太宗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,他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——贞观之治,使得百姓安居乐业,外族万国都来臣服。而这些与他能够坚持诚信、兼听纳谏的美德与智慧是分不开的。

古代的这些故事,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上行下效,上梁不正下梁歪。一个孩子习惯性撒谎,问题往往出在家长的教育上。一个公司的员工经常互相欺骗,弊病一定在于领导层与管理制度。而一个社会造假成风,发展到食品、药品造假危害生命的地步,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?◇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