寇母教子“修身为万民”

北宋寇准自幼丧父,家境清贫,全靠母亲织布度日,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督导寇准苦学成材。

后来寇准进京应试,得中进士。喜讯传达家乡,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,临终前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家人刘妈说:“寇准日后必定做官,如果他有错处,你就把这幅画给他!”

后来,寇准做了宰相,为庆贺自己的生日,他请来了两台戏班,准备宴请群僚。刘妈认为时机已到,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。

寇准展开一看,是一幅《寒窗课子图》,画幅上面写着一首诗:“孤灯课读苦含辛,望尔修身为万民;勤俭家风慈母训,他年富贵莫忘贫。”这赫然是母亲的遗训,寇准再三拜读,不觉泪如泉涌。

于是立即撤去寿筵。此后洁身爱民,秉公无私,成为宋朝有名的贤相。

为人父母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女。古代的家庭教育都是以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的。

古语说,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。”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,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,因为德是做人最根本、最本质、最美好的东西,是一切福份的源泉,是留给孩子的最可靠的财富。◇

站内相关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