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文明之人生智慧-水滴石穿

水滴石穿”在中华文明历史中演绎为内涵深刻的成语,用来比喻做事持之以恒,坚持不懈,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很大的功劳。

最早的出处于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泰山之霤穿石,单极之绠断干。水非石之钻,索非木之锯,渐靡使之然也。”

在宋朝时,罗大经所著的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中引用:“乖崖援笔判云:’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;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

故事由来

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。当时,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,盗窃成风,甚至连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钱、物失窃的事件。张乖崖决心好好刹一刹这股歪风。

一天,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,张乖崖看见他头发旁的头巾下藏着一文钱。就盘问他,他说是钱库中的。张乖崖就下令拷打小吏,小吏很不服气,说:“一文钱算什么!就因为一文钱你竟然拷打我?你即使能打我,但不能杀我!”

张乖崖大怒,提笔写下判语:“一日一钱,千日千钱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斩首。”意思说,一天一文钱,一千天就是一千文钱;用绳子来锯木头,时间长了,木头会断;水滴石头,时间长了石头会被水滴穿。

有句话: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说的也是类似的意思。

是啊,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”在人生的旅途中,选定正确的方向后,能够坚持不懈,最终会有成功的时候。

站内相关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