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到传说中的轩辕黄帝之都,出土的高科技物证令人震惊!

【视频与本文的文字有不同】目前,最早明确记载轩辕黄帝的传世文献,是出土的战国中期齐威王时期的铜器,铜器上刻着铭文说:“高祖黄帝,迩嗣桓文”。据说,轩辕黄帝教百姓造屋室,筑城邑,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,也建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“黄帝之都”。既然轩辕黄帝是真实存在的,那么,传说中他建造的“黄帝之都”也是真实的吗?

《山海经》的“黄帝下都”

据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记载:“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,帝之下都。昆仑之虚方八百里,高万仞。上有木禾,长五寻,大五围。面有九井,以玉为槛;面有九门,门有开明兽守之,百神之所在。在八隅之岩,赤水之际,非夷羿莫能上冈之岩。”

用现代汉语来说,昆仑之虚位于西北,是“黄帝下都”所在。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,高达万仞。山上长有一种木禾,高达五寻,粗细需五人合抱。每面都有九口井,每口井都以玉为栏杆。每面都有九道门,每道门都有开明神兽守卫,里面是百神居住的地方。黄帝下都周边八个方位都是冈之岩或赤水边际。如果不是后羿那样的人,是无法攀上这冈之岩的。

山海经(公有领域)
山海经(公有领域)

除了《山海经》之外,还有其他文献提到“黄帝之都”,例如《穆天子传》。但从今天的人看来,其描述也是像谜一般的存在。“黄帝之都”在哪里呢?一直以来,人们都在探寻着。

《穆天子传》透出的“黄帝下都”信息

《穆天子传》,是一部纪录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时西巡的著作,而周穆王西游在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竹书纪年》、《史记》中均有相关记载,尽管具体表述不完全一致,但也说明历史上有这个事件。尤为重要的是,在《穆天子传》中,有周穆王拜访昆仑之墟的行程记载。

《穆天子传》卷一:辛丑,天子西征,至于人,河宗之子孙柏絮且逆天子于智之□。戊寅,天子西征,鹜行,至于阳纡之山,河伯无夷之所都居,是惟河宗氏。癸丑,天子大朝于燕□之山、河水之阿。己未,天子大朝于黄之山。乙丑,天子西济于河,□爰有温谷乐都,河宗氏之所游居。丙寅,子属官效器。乃命正公郊父,受敕宪,用伸□八骏之乘。以饮于枝洔之中,积石之南河。 辛丑之日,周穆王西征,至于人。

2006年,绛县横水西周墓1、2号墓出土的器物,在8件青铜器中发现了刻有“倗伯”和“倗伯乍毕姬宝旅鼎(盘、簋)”铭文。这揭开了一个史无记载的西周诸侯国——倗国!因此,根据《穆天子传》记载可以确定,周穆王西游经过了山西运城绛县。其中“智”即智邑,即今山西永济西北,而山西永济离山西绛县即横水大墓不远。

乙丑之日,周穆王西济于河,从山西永济向西渡过黄河,河对面是陕西大荔县,这边是“河宗氏之所游居”。所谓河宗氏,上古时为沿黄河上游“游居”的部族,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一带。

丙寅之日,周穆王开始准备马乘,准备出发去昆仑之丘。 因此,尽管无法确定周穆王西游的起点,但基本可以确定周穆王经过了山西绛县,到了陕西大荔县附近时,周穆王换用八骏之乘,准备前往黄帝的昆仑之丘。

周穆王西巡
周穆王西巡(网络图片)

《穆天子传》卷二:丁巳,天子西南升□之所主居。戊午,□之人居虑献酒百□于天子,天子已饮而行,遂宿于昆仑之阿,赤水之阳。吉日辛酉,天子升于昆仑之丘,以观黄帝之宫,而丰隆之葬,以诏后世。癸亥,天子具蠲齐牲全,以禋□昆仑之丘。甲子,天子北征,舍于珠泽。

丙寅至丁巳,我们计算一下,一共是51天。周穆王来到了“昆仑之虚”附近,又走了一天的戊午之日,周穆王终于到达了,晚上在“昆仑之虚”附近过夜,之后三天都在此地,即“宿于昆仑之阿,赤水之阳”。三天之后的辛酉是吉日,周穆王特意选在这一天参观了“黄帝之都”。

从陕西大荔县到昆仑之丘,周穆王一共走了52天。尤为重要的是,《穆天子传》没有说周穆王再次渡河,很可能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记载的“昆仑之虚”、“帝之下都”在黄河“几字湾”内。

现代陕西神木县石峁古城考古的惊人发现

1970年代,陕西榆林一个地方传说有宝贝。21世纪前20年的考古发掘,发现这地方不仅有宝贝,而且它似乎印证了《山海经》里记载的黄帝之都。

陕西省神木县,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之上、毛乌素沙地的东缘。相传麟州故城(今名杨家城)东有三株古松,唐朝时种植,粗两三人合抱,枝柯相连,人称神奇,便以神木为名。清代的《神木县志》说:“因巽山有神树二株”,故名。“昆仑之虚”的标志物之一是神奇的木禾,神木县的古松堪称“木禾”了。

神木县髙家堡镇洞川沟附近的石峁, 发现先夏时期规模巨大的石砌古城。近年,考古勘探确认石峁古城由“皇城台”、“内城”、“外城”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 立的石构城组成。“皇城台”位于内城偏西的中心部位,为一座四面包砌护坡石墙的台城,大致呈方形。内城依山势而建,将“皇城台”包围其中,城墙高出地面的石砌 城墙,墙体长2000米,面积约235万平方米。外城系利用内城东南部墙体、向东南方向再行扩筑的一道弧形石墙,绝大部分墙体高出地面。面积达425万平方米。 相当于6个北京紫禁城的范围。

石城的城墙由巨石砌 、城门保存较好,具有强大的军事功能设计,已发掘出三座“马面要塞”(在城墙或城池旁突出的塔式建筑),蕴含独特防守思想。这些墩台的形状和马脸很像,所以它们被称为“马面”。马面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城墙防守的死角。古代的一般城墙在设计上多呈直线,士兵的防守视角受到限制,对攻到城下的敌人毫无办法。而“马面要塞”就可以消除这种弊端。

石峁古城出土或采集到的磨制玉器十分精细,其原料主要为墨玉和玉髓,有刀、镰、斧、钺、铲、 璇玑、璜、牙璋、人面形雕像,是玉器中的高档精品等。而且,石峁古城城墙中嵌入大量玉器的情形,与传说中的黄帝之都“以玉为槛”描述高度一致。

不少学者结合《山海经》、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,认为最符合的“昆仑之虚”“黄帝下都”特征的,应该就是陕西榆林神木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石峁古城了,但由于石峁古城并未出土文字,所以难以100%判断主人是谁。

更惊人的发现,就是石峁古城出土的,还有大家公认只有现代显微加工科技才能做得出来的东西、高端天文设备等。具体详情,请观看这集的“思绪飞扬”之“找到传说中的轩辕黄帝之都”视频。

推荐文章